
16
2015
-
08
訪江西省政協委員、撫州市雙菱磁性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世偉
作者:
“年輕人創業不妨先積累基層工作經驗”
———訪江西省政協委員、撫州市雙菱磁性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世偉
閆秋圖 劉海濱
2015-06-16期06版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科技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等有關部門共同研究起草的《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確定五項措施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無疑是對創業者的強心劑和定心丸。
對于通過創業帶動就業,通過創新實現發展這一戰略定位被眾多創業者、企業家所認同并落實,但創業并非易事。作為已經創業十余年的先行者,1975年出生的江西省政協委員、江西省工商聯常委、撫州市雙菱磁性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世偉對創業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思考,也給現如今的創業者提出了建議和指導。
創業要先到基層實踐不畏艱苦
吳世偉站在辦公室的落地窗前,指著樓前的一大片空地說:那也是市政府為雙菱公司預留的發展用地。能聽得出話語中那種興奮、那份自豪,以及對產業未來發展的信心。
雖然公司已發展為集團工廠員工近900人、年產值逾3億元的中型企業,并已分別在江西撫州及山東萊蕪建成自己的生產基地,但是當初創業時期的艱苦,吳世偉談起時仍激動萬分。
大學畢業后,吳世偉進入東莞一家知名臺資企業工作,從基層技術員做起,歷經研發部、產品部、銷售部的鍛煉,后來還有3年時間被選派到國外工作。2004年,近而立之年的吳世偉毅然放棄臺資主管的待遇,懷揣6萬元,在江蘇省蘇州市同里鎮租了個小地方,招了六七名工人,創立了雙菱磁性材料有限公司,專門承接磁環線圈及鐵氧體磁環噴漆加工。
“按照當時的營銷慣例,客戶的結款周期一般為120天,而作為剛創辦的小微企業,供應商穩妥起見,一般不會賒銷給我們,都要求現結。這就使企業在前期的資金周轉上有很大困難。所以,企業發展之初由于在人員、資金方面的劣勢,月營業額有時還不到3萬元,經常入不敷出,四處借債。”
另外,為了節省物流成本,同時增加與客戶溝通交流的機會,吳世偉經常自己騎著三輪摩托車去送貨,由于當時的道路和基礎設施的不完備,通常往返顛簸下來,要一整天。
吳世偉坦言,他非常感謝在臺資企業的那份經歷,如果沒有那段經歷,也許創業不會成功,或者遇到的挫折會更多。同時,對于現在創業的年輕人,吳世偉羨慕不已,“現在的環境,不論是政治環境,還是經濟環境,都非常適合年輕人創業,而且現在的機會多,資源多,創業的土壤非常肥沃。但年輕人也要戒驕戒躁,不要急于創業,最好先積累一些基層工作經驗,要做好吃苦的心理準備。”
創業要回歸實業耐住寂寞
談到創業,吳世偉確實有說不完的話。尤其在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后,吳世偉更是深有感觸。
“在互聯網+的風口上,豬也會飛起來。”吳世偉對這句話,表示認同,但也不免有些擔憂。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確實為創業者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也為傳統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實體經濟才是國家的經濟基礎這點是毋庸置疑的。“縱觀自己十幾年的創業路,雖然沒有‘一夜暴富’的驚喜,但穩健的成長更是企業健康發展之路,也符合贛商的風格。”吳世偉介紹,雙菱公司在成立以來每年基本保持30%的增長,在快速發展期,甚至超過100%的增長。實體企業在遵循市場規律、符合市場需求、實施規范管理的前提下,一樣可以快速成長。
最重要的是,國家的發展不能建立在資本市場的繁榮以及互聯網的風口上,制造業的升級換代、創業創新才是國家經濟發展的保障;偉大的民族復興,也更離不開實體經濟的發展和民族品牌的成長。“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多些精力和耐心在我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上,真正使中國由‘制造大國’成為‘制造強國’。”吳世偉建議。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